2012年7月17日 星期二

關於拍照的二三事.光圈就是口徑


[PROJECT 365 - NO.237] - 拍照對我來說是一種記錄當下,反映真實的行為,當然也可以是天馬行空的創作。

因為自己身邊有很多人想學拍照,所以一直想寫一些簡單的教學文,順便讓自己思考用什麼方式才能初學者最快速的學會怎麼拍。其實講到拍照,不外乎幾項基本的攝影觀念:光圈、快門、跟感光度(ISO)。今天這篇就先來聊聊什麼是光圈吧。

光圈可以簡單想像成是水龍頭的口徑,口徑越大,單位時間內的出水量就越多,換句話說就是水龍頭的口徑越大,則在固定時間內,能夠將水桶裝入更多的水。因此,你可以把水想像成是光,當光圈越大的時候,表示單位時間內的進光量就越多,即拍出來的照片就越亮,不過這有個前提是快門跟感光度固定的情況下才成立喔。光圈我們通常會使用英文字母F加上一個數值來表示,如F3.5。而光圈的數值越小,表示其光圈越大。舉例來說,F2.0就算是大光圈,F11就算是小光圈。

光圈大小示意圖

那我們要怎麼調整相機的光圈呢?如果你的相機具備手動功能,則請把它調整到A模式,便可以手動調整光圈大小了。A模式又稱為光圈先決,即只調整光圈的一種模式,在此模式下你可以手動調整光圈大小,而相機本身則會自動幫你調整適當的快門速度,甚至是感光度(如果是設自動感光度的話)。

至於光圈的使用時機,一般來說,大光圈可以輕易的營造出淺景深的效果,就是拍攝主體清楚背景模糊的照片,所以通常適合用來拍人像或突顯主題。此外,大光圈因為具有口徑大,單位時間內進光量多的特性,也適合用在光源不足的環境下用來提高快門以減少手震的機會。

F2.0  1/1600秒  ISO 200

F1.8  1/400秒  ISO 100

小光圈可以獲得較深的景深,即前後景都清楚的影像,所以一般來說在拍攝人帶景的照片、團體照、或風景等題材時,我們會縮小光圈來拍攝以得到主體及背景都清晰的照片。此外,縮小光圈可以通常可以獲得比大光圈更佳的畫質,以及產生星芒等拍攝效果。但要注意,由於縮小光圈就像是縮小水龍頭的口徑,所以會導致進光量減少,因此在拍攝時要適情況調整,而不是一昧的縮小光圈,並注意快門速度是否太慢以免手震。

F16  25秒  ISO 200

F13  1/50秒  ISO 1600

就我自己在使用上來說,用一般的類單眼(例如RICOH GRD或Pansonic LX5)拍攝團體照時,我會縮到F2.8~F3.5左右去拍攝,但如果是使用單眼去拍攝的話,由於單眼片幅較大的關係,所以我大概就會縮到F4.0以上,不過這只是個參考數據,實際拍攝的時候還是得視當下的情況來做調整喔。至於拍攝風景照的時候,則建議使用F5.6以上的小光圈來拍攝為佳喔。


延伸閱讀:
關於拍照的二三事.重點
關於拍照的二三事.ISO就是出力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